成和道夜校生的學習歲月
(本文章只提供中文版)
本文作者張舜堯。
張舜堯 [ 張舜堯於1975年進入樹仁修讀工商管理課程,1979年畢業。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校董,長弓集團有限公司(Longbow Holdings Limited)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
編者按:本文由張舜堯口述,社工學系2年級學生吳曉怡筆錄,發表前經張舜堯審閲。
我雖然已經離開樹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我一直和母校有着緊密的聯繫,因為我今天的成就,很大功勞歸因於母校。
1975年,我入讀樹仁工商管理學課程。當時樹仁還是以「樹仁書院」的名稱辦學,1976才更名「樹仁學院」,2006年12月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當年校舍設在跑馬地成和道一幢3層高的洋房裏,分日校和夜校兩班制。白天上學的學生大多數是剛剛預科畢業的莘莘學子;而上夜校的,基本都是白天要全職工作,但依然不忘學習的一群在職人士。基於是私人開辦的專上學院,缺少政府資助,樹仁初期的發展頗為艱難。但為了給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不讓每一位擁抱讀書夢的學生失望,胡鴻烈校監和鍾期榮校長動用了自己的人際網絡,向學術界和各行各業的精英尋求協助,邀請他們到樹仁授課。所謂得道多助,當時很多知名學者和行業翹楚,都響應他們的號召。
我預科時把心思放在談戀愛上,結果使成績一向不錯的我在公開考試中失手。為了圓自己的大學夢,來到樹仁參加入學考試。當時我自信中文和英文這兩份試卷可順利過關,但在英文中學畢業的我看到要用中文回答的數學卷時,腦袋一片空白,那些自己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數學中文名詞,正弦、餘弦……令我腦筋發麻,無奈之下,唯有硬着頭皮交白卷,心想這次的考試一定考砸了。
正當以為自己求學無門時,竟然收到鍾期榮校長親自打來的電話。原來,鍾校長為了給予每一個有心求學的學生繼續讀書的機會,不嫌辛苦,親自翻閱每一份入學申請表,恐防錯過任何一個有心人。當鍾校長了解到我的情況後,破格收我為「試讀生」。鍾校長電話裏的聲音和説話,我至今也難以忘記。為了不讓校長失望,我努力學習,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平均積點分別高達3.6和滿分的4.0,四年級畢業時的平均積點也達3.6。
我在學的年代,樹仁有突擊測驗這回事。一天晚上,我因探望在醫院待產的太太而遲到,怎料走進課室後剛坐下來,老師便説要進行突擊測驗。作為一群白天要工作的學生,我們根本擠不出多餘的時間在課餘的時候經常複習功課,往往臨考試前才挑燈夜讀,準備考試。所以對夜校生來説,突擊測驗是比較難有好成績的。當時我有點不高興,反正功課未複習好,又一直惦記着在醫院的太太,所以決定在卷上只寫上姓名就交卷離開。心想:大不了靠考試成績追回失去的分數吧!不料其他同學看到我的舉動,也紛紛跟着交卷。此事很快就傳到了鍾校長的那裏,她對於學生這樣集體的行為感到不解,以為是我帶頭搞事,於是把我和數名同學叫到辦公室去「詢問」。
基於大家心虛,都不敢多作辯解,而我則大膽地對校長説了幾句肺腑之言:「校長,我們夜校的同學都是自己賺錢來交學費讀書的。我們不需要老師用突擊測驗來迫我們讀書。如果我們的時間可以,我們是會主動溫習功課的。」校長聽到這裏,明白之餘不免感到心疼,也十分體諒眼前這群十分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的學生。之後,校長積極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多方面幫助夜校同學在學習和工作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那時候,身為大律師的胡校監,業務繁忙,雖然還有很多社會公職,但仍不忘到處奔走為樹仁爭取資源。而鍾校長則經常巡視課堂,日夜無間。有一種説法,指當年每間課室房門上透明玻璃窗的高度,是為方便校長巡視而專門設置的。
樹仁校風一直是樸實、勤奮,實而不華,這是學生傳承了校監和校長以身作則,勤奮工作的做人態度。當時同學們都深知,能獲得繼續升學的機會,十分難能可貴,故大家都非常珍惜擁有的一切。
由於在跑馬地成和道校舍空間比較有限,夜校同學除上課時間外,在學校裏都沒有太多機會一起活動或聊天,因此為了培養友誼和放鬆一下,我們晚上下課後經常會三五成群地吃宵夜或喝啤酒;而每到考試臨近,同學們也會一起複習課業。
2014年12月31日 | 資料來源:樹仁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