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和道夜校生的学习岁月

 


(本文章只提供中文版)

 

本文作者张舜尧。

 

张舜尧 [ 张舜尧于1975年进入树仁修读工商管理课程,1979年毕业。现任香港树仁大学校董,长弓集团有限公司(Longbow Holdings Limited)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

 

编者按:本文由张舜尧口述,社工学系2年级学生吴晓怡笔录,发表前经张舜尧审阅。

 

我虽然已经离开树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我一直和母校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我今天的成就,很大功劳归因于母校。

 

1975年,我入读树仁工商管理学课程。当时树仁还是以「树仁书院」的名称办学,1976才更名「树仁学院」,2006年12月正名为「香港树仁大学」。当年校舍设在跑马地成和道一幢3层高的洋房里,分日校和夜校两班制。白天上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刚刚预科毕业的莘莘学子;而上夜校的,基本都是白天要全职工作,但依然不忘学习的一群在职人士。基于是私人开办的专上学院,缺少政府资助,树仁初期的发展颇为艰难。但为了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不让每一位拥抱读书梦的学生失望,胡鸿烈校监和钟期荣校长动用了自己的人际网络,向学术界和各行各业的精英寻求协助,邀请他们到树仁授课。所谓得道多助,当时很多知名学者和行业翘楚,都响应他们的号召。

 

我预科时把心思放在谈恋爱上,结果使成绩一向不错的我在公开考试中失手。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来到树仁参加入学考试。当时我自信中文和英文这两份试卷可顺利过关,但在英文中学毕业的我看到要用中文回答的数学卷时,脑袋一片空白,那些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数学中文名词,正弦、余弦……令我脑筋发麻,无奈之下,唯有硬着头皮交白卷,心想这次的考试一定考砸了。

 

正当以为自己求学无门时,竟然收到钟期荣校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原来,钟校长为了给予每一个有心求学的学生继续读书的机会,不嫌辛苦,亲自翻阅每一份入学申请表,恐防错过任何一个有心人。当钟校长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破格收我为「试读生」。钟校长电话里的声音和说话,我至今也难以忘记。为了不让校长失望,我努力学习,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平均积点分别高达3.6和满分的4.0,四年级毕业时的平均积点也达3.6。

 

我在学的年代,树仁有突击测验这回事。一天晚上,我因探望在医院待产的太太而迟到,怎料走进课室后刚坐下来,老师便说要进行突击测验。作为一群白天要工作的学生,我们根本挤不出多余的时间在课余的时候经常复习功课,往往临考试前才挑灯夜读,准备考试。所以对夜校生来说,突击测验是比较难有好成绩的。当时我有点不高兴,反正功课未复习好,又一直惦记着在医院的太太,所以决定在卷上只写上姓名就交卷离开。心想:大不了靠考试成绩追回失去的分数吧!不料其他同学看到我的举动,也纷纷跟着交卷。此事很快就传到了钟校长的那里,她对于学生这样集体的行为感到不解,以为是我带头搞事,于是把我和数名同学叫到办公室去「询问」。

 

基于大家心虚,都不敢多作辩解,而我则大胆地对校长说了几句肺腑之言:「校长,我们夜校的同学都是自己赚钱来交学费读书的。我们不需要老师用突击测验来迫我们读书。如果我们的时间可以,我们是会主动温习功课的。」校长听到这里,明白之余不免感到心疼,也十分体谅眼前这群十分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的学生。之后,校长积极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多方面帮助夜校同学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那时候,身为大律师的胡校监,业务繁忙,虽然还有很多社会公职,但仍不忘到处奔走为树仁争取资源。而钟校长则经常巡视课堂,日夜无间。有一种说法,指当年每间课室房门上透明玻璃窗的高度,是为方便校长巡视而专门设置的。

 

树仁校风一直是朴实、勤奋,实而不华,这是学生传承了校监和校长以身作则,勤奋工作的做人态度。当时同学们都深知,能获得继续升学的机会,十分难能可贵,故大家都非常珍惜拥有的一切。

 

由于在跑马地成和道校舍空间比较有限,夜校同学除上课时间外,在学校里都没有太多机会一起活动或聊天,因此为了培养友谊和放松一下,我们晚上下课后经常会三五成群地吃宵夜或喝啤酒;而每到考试临近,同学们也会一起复习课业。


2014年12月31日|资料来源:树仁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