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開講 9:奉行儒家道德 解決經營問題
作者:林昊輝博士(現為香港樹仁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副系主任及助理教授,和企業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有30多年管理、研究及高等教育的經驗。在上世紀90年代,他主要參與中國內地的生物科技項目投資,及國營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
(Chinese Version only)
就好像西方的基督教,自從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以來所經歷的世俗化過程;中國的儒家,隨着中國最後一個皇朝清朝(1644-1911年)的衰落,同樣面臨着巨大的挑戰。1905年,科舉考試最終被廢除了,切斷了儒家古典教育與中國官僚獎勵分配制度之間的歷史聯繫。到新文學運動時期(1915-1921年),儒家思想已經成為被批判的主要對象。它先前作為中國文化價值霸權來源的地位,在當時受到了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潮流的接連挑戰。
在現今的中國內地、香港或台灣,儒家幾乎沒有以任何形式出現在主流的意識形態中。由於儒家早已失去了制度上的支持,它主要是作為中國文化傳統的殘餘而存在。因此,今天很難找到堅定地奉行儒家價值觀的個人,尤其是在工具理性已佔主導地位的商業世界中。
儒家企業家已經成為一種迅速消失的社會類型。因此,特別是從事中國商業和經濟發展的研究人員應迫切地對儒家企業家進行研究。不過,這樣的研究主要關注點不是在這「活化石」完全消失之前將之記錄下來,而是要更好地了解儒家企業家如何體驗道德和經營理性問題之間的張力,以及他們如何調和這些張力。
當前,中國儒家企業家的研究可分成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傾向於以描述性方式研究儒家對企業家實踐的一般影響,例如中國企業家如何建立聯盟和關係。並且,也趨向將某些現代商業實踐歸因於某些類型的傳統儒家影響。
第二個方向:傾向於將儒家智慧理想化為「聖賢企業家」或「儒家企業家」(通常專稱為儒商),並將之定義為「具有儒家道德價值觀的製造或商業公司的所有者」。並且,這些聖賢企業家是以儒家思想,自我省察和維持和諧關係,將社會和道德價值觀與商業獲利和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根據以上的定義,只有少數企業家可以真正達到最高的道德標準和完美水平。
研究中國儒家企業家的方向和方法是個必須討論的範疇,但隨着日漸消失的研究對象,這個課題該定位為歷史研究、還是當代商業或經濟研究,可能才是要面對的難題。
下期仁大開講將轉另一話題,由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理學系黃仲鳴博士與大家說明新聞與報道。
Published in Hong Kong Wen Wei Po on 18 January 2021 (Chinese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