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开讲 9:奉行儒家道德 解决经营问

作者:林昊辉博士(现为香港树仁大学工商管理学系副系主任及助理教授,和企业及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有30多年管理、研究及高等教育的经验。在上世纪90年代,他主要参与中国内地的生物科技项目投资,及国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就好像西方的基督教,自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所经历的世俗化过程;中国的儒家,随着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清朝(16441911年)的衰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905年,科举考试最终被废除了,切断了儒家古典教育与中国官僚奖励分配制度之间的历史联系。到新文学运动时期(19151921年),儒家思想已经成为被批判的主要对象。它先前作为中国文化价值霸权来源的地位,在当时受到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潮流的接连挑战。

 

在现今的中国内地、香港或台湾,儒家几乎没有以任何形式出现在主流的意识形态中。由于儒家早已失去了制度上的支持,它主要是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残余而存在。因此,今天很难找到坚定地奉行儒家价值观的个人,尤其是在工具理性已占主导地位的商业世界中。

 

儒家企业家已经成为一种迅速消失的社会类型。因此,特别是从事中国商业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人员应迫切地对儒家企业家进行研究。不过,这样的研究主要关注点不是在这「活化石」完全消失之前将之记录下来,而是要更好地了解儒家企业家如何体验道德和经营理性问题之间的张力,以及他们如何调和这些张力。

 

当前,中国儒家企业家的研究可分成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倾向于以描述性方式研究儒家对企业家实践的一般影响,例如中国企业家如何建立联盟和关系。并且,也趋向将某些现代商业实践归因于某些类型的传统儒家影响。

 

第二个方向:倾向于将儒家智慧理想化为「圣贤企业家」或「儒家企业家」(通常专称为儒商),并将之定义为「具有儒家道德价值观的制造或商业公司的所有者」。并且,这些圣贤企业家是以儒家思想,自我省察和维持和谐关系,将社会和道德价值观与商业获利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根据以上的定义,只有少数企业家可以真正达到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完美水平。

 

研究中国儒家企业家的方向和方法是个必须讨论的范畴,但随着日渐消失的研究对象,这个课题该定位为历史研究、还是当代商业或经济研究,可能才是要面对的难题。

 

 

下期仁大开讲将转另一话题,由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理学系黄仲鸣博士与大家说明新闻与报道。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