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開講 27:公屋私樓交錯 貧富互相尊重
作者:鄧志豪博士(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金融科技(榮譽)商學士課程總監。)
(Chinese version only)
公共房屋在香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2020年政府統計處出版的《香港統計年刊》,香港約有83萬個公共租住單位,佔總居住單位數量的28.7%;而其居住人口數量接近220萬,約佔香港三成人口。由於規模龐大,使我們不難在香港每一區尋找到公共房屋的蹤影,更有趣的是,它們往往跟價格高昂的私人樓宇在同一地區裏互相交織,人們不論貧富在一社區共同生活,象徵了中華文化互相尊重、包容、融洽的精神。
要回顧公共房屋發展的歷史,必須由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的一場大火說起,這聖誕夜發生的災難導致五萬名居民無家可歸,促使政府翌年在原區興建多座兩層高的平房安置災民。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首個廉租屋邨在1957年於北角落成。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藉以推動公共房屋規劃,提升居所質量。近年,政府依照「長遠房屋策略」提出三大方向,包括:
1. 加建公共房屋和善用公共房屋資源;
2. 加建資助出售單位,讓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屋租戶成為業主,從而塑造置業階梯;
3. 透過土地供應和恰當樓市措施以穩定市場健康發展。目前數字反映,公共房屋的平均輪候時間冗長,平均需時5.8年才能「上樓」,而政府也積極覓地建屋,向低收入人士提供社會安全網。
最後談談筆者在公共屋邨度過的童年生活吧。還記得在1992年8月,一家遷到上世紀七十年代落成的舊式公共屋邨。那時候的我,在走廊追逐嬉戲,在公園踢球玩耍,在辦館買糖果吃,足以樂透大半天。由於筆者明白到家境不太理想,所以不會過度要求物質,同時也體諒到父親勞碌工作,去賺取微薄薪水養家。現在回想過來,一家人齊齊整整、平平安安地生活,才是生命中的小確幸。
香港政府近年越來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仁大開講下期將由樹仁歷史學系老師說說其背景及獨特之處。
Published in Hong Kong Wen Wei Po on 6 December 2021 (Chinese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