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开讲 27公屋私楼交错 贫富互相尊

作者:邓志豪博士(香港树仁大学经济及金融系副教授、金融科技(荣誉)商学士课程总监。)


公共房屋在香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2020年政府统计处出版的《香港统计年刊》,香港约有83万个公共租住单位,占总居住单位数量的28.7%;而其居住人口数量接近220万,约占香港三成人口。由于规模庞大,使我们不难在香港每一区寻找到公共房屋的踪影,更有趣的是,它们往往跟价格高昂的私人楼宇在同一地区里互相交织,人们不论贫富在一小区共同生活,象征了中华文化互相尊重、包容、融洽的精神。

 

要回顾公共房屋发展的历史,必须由1953年石硖尾寮屋区的一场大火说起,这圣诞夜发生的灾难导致五万名居民无家可归,促使政府翌年在原区兴建多座两层高的平房安置灾民。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首个廉租屋邨在1957年于北角落成。1973年,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藉以推动公共房屋规划,提升居所质量。近年,政府依照「长远房屋策略」提出三大方向,包括:

 

1.      加建公共房屋和善用公共房屋资源;

2.      加建资助出售单位,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屋租户成为业主,从而塑造置业阶梯;

3.      透过土地供应和恰当楼市措施以稳定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数字反映,公共房屋的平均轮候时间冗长,平均需时5.8年才能「上楼」,而政府也积极觅地建屋,向低收入人士提供社会安全网。

 

最后谈谈笔者在公共屋邨度过的童年生活吧。还记得在19928月,一家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落成的旧式公共屋邨。那时候的我,在走廊追逐嬉戏,在公园踢球玩耍,在办馆买糖果吃,足以乐透大半天。由于笔者明白到家境不太理想,所以不会过度要求物质,同时也体谅到父亲劳碌工作,去赚取微薄薪水养家。现在回想过来,一家人齐齐整整、平平安安地生活,才是生命中的小确幸。

 

 

香港政府近年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大开讲下期将由树仁历史学系老师说说其背景及独特之处。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112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