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開講 34:結合生態與翻譯 影響人與自然關係
作者: 劉劍雯博士(簡介:香港樹仁大學英國語言及文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翻譯研究,性別研究。)
近年來,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合作與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生態翻譯,是新興的一個跨學科研究領域,把生態學與翻譯學結合在了一起。那麼,翻譯與生態學之間是如何發生聯繫的呢?
Michael Cronin在其著作《Eco-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nd Ecology in the Age of the Anthropocene (2017)》中,把生態翻譯定義為︰「與人類引發的環境變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相關的一切翻譯思想和翻譯實踐」(all forms of translation thinking and practice that knowingly engag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human-induced climate change)。此概念結合翻譯與生態環境,討論人類的翻譯行為對生態環境所有可能產生的影響。
一般當我們提到「引發環境變化」的人類活動時,腦中浮現的,或許是人類由於缺乏環保意識,亂丟垃圾、砍伐森林、增加工業碳排放等,而這些行為都會導致環境的污染和氣候的變化。而生態翻譯則把關注點放在由人類主導的翻譯活動上。生態翻譯的其中一個關注點,便是翻譯作為信息轉換手段,如何影響人類與自然生態的關係。
舉個例子,當譯者在翻譯一篇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的作品時,他 / 她如何呈現作品的主題,呈現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這其實也在傳遞着一種關於生態環境的態度。比如說,譯者把原文中的「insect」,理解並譯為「昆蟲」、「害蟲」,抑或是「毒蟲」;又比如說,在某一英文作品中出現的「bear」,在中譯本中指稱為「熊」,或是「這動物」,又或「這畜生」,這一切都透露着譯者生態意識的取向,也影響着讀者如何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讀者生態意識的塑造,進而影響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
說到這裏,大家有沒有想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譯者從事的翻譯活動也有緊密的聯繫?除了政府、環保組織、大眾傳媒等宣揚環保的知識和概念之外,翻譯也在「悄無聲息」地扮演着一個重要角色。
仁大開講下期將由中國語言文學系老師為大家解說陰陽五行。
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