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開講 25:探討死亡哲理 體會生命力量

作者:陳芷盈博士(香港樹仁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主修兒童文學、奇幻文學。)


死亡是可怕、悲傷、避諱的事。平日,大家對「死亡」三緘其口。成人難以走出悲傷之餘,認為「死亡」不吉利,因此少說為妙。當兒童對「死亡」感到困惑尋求解釋,成人往往難以啟齒。

 

隨着兒童文學的日漸成熟,不少作者就「死亡」為題創作了相關繪本。以蕾貝卡·寇柏的《我好想你媽媽》為例,起初小男孩不理解母親的離去,感到害怕和傷心;回憶起媽媽時,卻又感到安慰和溫暖。繪本透過「澆花」,讓孩子重新體會生命的力量。

 

死亡是生命一部分

沃夫·艾卜赫《當鴨子遇見死神》藉着鴨子和死神平靜而真實的對話,探討人們對死亡的迷思和哲理。最後,死神將鴨子的身體輕輕放在河上,慨嘆死亡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透過閱讀繪本,讀者察覺自己情緒,從而承認、了解自己的悲傷,並透過分析圖畫以及建立與角色之間的共鳴,感受到陪伴,發展出新角度去理解相關事件。然而讀者對「死亡」一事印象不一,抱有主觀感受和情緒,平伏心情的方式因人而異。書目選材亦然,只要選擇適合的繪本便可。寇柏的作品直接描述小男孩的成長和釋懷;而艾卜赫的作品哲學意味較重,適合年齡較大,生活經驗更豐富的讀者。

 

着重態度與心態

大眾對兒童文學的刻板印象大概是小孩子看的書,內容簡單,文字淺白,然而,繪本也能夠闡述複雜的題材。對於「死亡」,他們沒有避諱,但大都不志在解釋。它們着重的是表現人們對於死亡的態度和心態,從而達到療癒的作用。繪本不單着重內容和意義,更是讀者在認知與感受上的回應,當中的道理更值得成人好好咀嚼。

 

 

很多學生說讀書很難,怕了考試,仁大開講下期由樹仁新聞與傳播學系老師分享讀書考試的道理。


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2021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