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問題也可當生意?社會學教你投身社企

 

 

近來天氣酷熱,大家外出多買冰凍飲品解溫,你有否想過如何處理大量的膠樽來減輕堆田區的負擔?獨居長者因為體質不能長期留在冷氣地方,或為了省減電費而不使用冷氣,有什麼方法協助他們消暑?暑假令一眾家長尋覓不同暑期活動給子女,你可曾想過如何令青少年在社區中成長、增加對城市的歸屬感?

 

以上種種都涉及到不同社會議題如環保、長者、基層、教育及保育等,在社會學的理論裡可研究當中的成因、背景及解決方法。如以慈善捐款形式解決社會問題,往往只可解燃眉之急,未能深入處埋結構性問題,最後可讓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可持續性發展的社會企業(即「社企」)成為灸手可熱的解決方法。「社企」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公司宗旨,從商業角度出發,開發產品或服務於市場上發售,而所得的利潤再投資於公司宗旨的業務上。例如開拓回收膠樽市場,推廣「再生塑膠」;以長者體質調節的室內設計及家品;設計青少年暑期學習藍圖,訓練社區文化大使等。

 

近年不少大學畢業生認識社企後都想投入此行業,一來可初嘗創業,二來為身處的城市社區解決社會問題。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課程除了教授基礎的社會學知識外,亦開辦了「企業精神與社區」的專修範疇。同學可了解創業與社區發展之間的關系,讓消費意圖不只滿足個人物質之慾望,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新經濟時,亦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此課程分析不同亞洲國家及地區社企,了解什麼是「社會創新」以及如何評估社企對社會的效益,裝備同學成為亞洲社企新力量。


原載於明報JUMP20228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