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手記 25:聆聽頌缽歌聲 靜觀放鬆身心
被訪者介紹︰郭家耀博士(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榮譽)學士課程總監及輔導及心理學系高級講師,從事專業心理輔導工作多年。近年,積極參與有關默觀及情緒管理的研究。)
「唱歌、頌缽、靜觀」,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為什麼能夠湊在一起? 即使看着其英文名字「Singing Bowl Meditation」,我還是不明白能夠唱歌的缽如何用來靜觀。歌聲有音,靜觀無聲,內心正在咕嚕着。幸好,導師給我解釋「頌缽」, 又稱「西藏頌缽」的起源和近代的使用情況。缽並不神秘,是喜馬拉雅山區及周邊國家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用來煮食、盛水和盛載食物。換句話說,是用來開飯的。後來,在一些宗教禮儀和靜修活動之中,亦出現過頌缽的身影。近年,頌缽使用於身體與情緒療癒之上亦頗為流行。
與音樂治療有關係
療癒背後的理念有不同的說法。撇開一些神秘的宗教信念,頌缽作為樂器,很自然與音樂治療連上關係。亦有說敲打頌缽時震盪波對身體組織,尤其是體內的液體,產生物理上的影響。身體的反應和情緒是分不開的。緊張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握緊拳頭;反過來,當我們刻意放慢呼吸,亦會感覺到放鬆。故此,若練習頌缽時能使身體放鬆,亦能產生平靜情緒的效果。
此外,腦神經研究學者發現頌缽能夠改變腦波頻率,使我們達至放鬆的狀態。頌缽的療癒機制還有很多不同的學說,現時亦沒有結論,但筆者發現練習頌缽是一種不錯的靜觀方法。不少研究指出,靜觀能改善情緒,有很好的壓力管理效果。
靜觀的時候,常常要求參與者集中注意力。可是,越是集中精神,越容易想起別的事情,分心就是靜觀時必須跨越的大山。你若不明白什麼是分心,我可以做一個實驗 :我叫你不要想着一隻粉紅色的馬騮,我相信這隻粉紅色的馬騮正在你腦海中翻騰跳躍,你完全沒有辦法把牠驅趕離開你的思想。 練習頌缽的時候,你會留心聲音的變化,注意每一下敲打的動作,你的觸覺、視覺和聽覺都變得非常敏感和專注,很有效地迅速進入靜觀的狀態。
至於練習頌缽時需要多小個缽,缽的大小、銅合金或水晶缽、敲打的手法等等,筆者期望他日有機會與你們再次分享。
「打機」相信是大多數青少年的閒餘活動,下期樹仁手記將繼續由樹仁社會學系老師說說打機與學習的關係。
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202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