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期榮校長的人格風範——擇善固執 真誠待人


(本文章只提供中文版)

 

 

「[我是]固執的大儍瓜。如果沒有一種stubborn固執的精神,大概就會放棄,倒下來。」

 

認識香港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博士,或與她素昧平生的人都會同意,鍾期榮是固執的人,更準確一點地説,是「擇善固執」。鍾校長很了解自己,所以她在2001年中風後的同年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做了以上的自我剖白。

 

鍾校長值得稱頌的人格風範,除了擇善固執外,還有很多,包括重視骨氣與氣節;重視身教,以身作則;以及真誠、平等待人。

 

擇善固執

「擇善固執」,語本《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鍾校長的二妹鍾期明説,如要概括姊姊鍾期榮那種堅持和硬掙的性格,擇善固執是最確切不過的。她認為,父親鍾齡從小對子女的教誨,對姊姊產生很大的影響力。「父親常常對我們説,『做人要方正。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這些教導,造就了她鐵骨錚錚、嚴肅謹慎的個性和做人的宗旨。」

 

鍾期明又説,小學時,姊妹放學後常在家中温習讀書,不時聽到鍾期榮説做人要有抱負。她很欣賞曹操的「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哥哥和姊姊不幸早年去世,鍾校長從初中起便成為家中的老大。鍾期明表示,鍾期榮當時很清楚自己的身分和責任,常常把事情搶着來做,磨練出她勇於承擔和負責任的性格。

 

骨氣

與鍾校長共事38年的仁大前教務長許賜成,談到鍾校長的風範時,也首推她擇善固執和有骨氣。他表示,香港政府1978年曾以資助利誘樹仁由4年制轉為3年制,而當時的教育司陶建(Kenneth Topley)更向校長明言:「To be independent is very risky.」,意指私人辦校風險佷大。鍾校長卻不為所動,也不懼怕。「憑着一身風骨,鍾校長與胡校監毅然走上一條艱辛的辦學之路。」

 

鍾校長在1998年撰寫《奮鬥者的足跡》一文時,描述她如何在各方壓力下挺起腰板兒,向前奮進:

 

我為什麼會如此執着,頑強地堅持自己的信念,一心一意要將樹仁辦好?很簡單,只因我深受中華文化薰陶,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幼時讀歷史,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常感到憤怒填膺。而在港40多年來的孤軍奮鬥,使我更深覺教育的重要,教育繫國家之安危,民族之盛衰,社會之興亡。天下有一些基本的東西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不可以用錢來買賣的。此無他,就是一個中國讀書人的氣節,一個人活在世上就為了要爭一口氣,一個士大夫寧可死而不可辱的骨氣!就為了要保全中國人的骨氣,我義無反顧地必須堅持,不能妥協,更不能投降。

 

而在《讀〈岳陽樓記〉有感——慕古思賢:追懷范仲淹先生》一文中,鍾校長對「有骨氣」曾作出以下一段感言:

 

在我國歷史上,古往今來,不知多少聖賢豪傑,文人墨客,各以其心血、精神、思維創作,乃至寶貴的生命、寫下轟轟烈烈、足以驚天地,動鬼神的不巧篇章,集結而成人類精神文明的產物,流傳後世。此無他,皆因大丈夫俯仰天地之間,光明磊落,問心無愧,這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德——有骨氣。

 

身教

「她事事親力親為!」與鍾校長共事多載的仁大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教授説,鍾校長「非常執着身教」。他説,當年他在無綫電線出任新聞部主管,鍾校長為了為學生覓得實習機會,親自到電視台找我。

 

梁教授又説,在鍾校長中風前,常見到校長在升降機口,斥令學生讓老師優先使用。她聘請老師時,除了看資歷,也會親自「巡課室」,視察老師的教學能力。「她很有慧眼,對可以幫助樹仁和學生的老師和機構,會鍥而不捨地進行遊説,請他們予以幫助。

 

許賜成很熟悉鍾校長的處事方式,凡事都以身作則。「她近80歲時仍堅持每日工作12小時!」

 

真誠平等待人

許賜成眼中的鍾校長是一位沒有架子、真誠地關心下屬的領導人。他説,最能反映鍾校長的特質,莫過於她親自為退休後的校工松伯申請入住政府老人院。松伯在創校初期便加入樹仁,在香港沒有親人,離世后,身後事也由鍾校長親自辦理。

 

許賜成又説,鍾校長對教職員的家庭十分關心,如有經濟困難,校長會提早發薪。他本人也受過鍾校長的「恩惠」。他説當年兒子打算出國留學,但財政上有困難,校長知道後主動提供免息貸款解困。

 

許賜成又指出,鍾校長一向平等待人,經常主動與教職員打招呼。「我們之間有爭拗,及後認為我有道理,她會主動找我到辦公室道歉。」他又記得,在跑馬地成和道的日子,校長常常與教職員和校工在3樓天台共進午膳,她認為自己與同事是平等的。

 

 

梁天偉教授指出,鍾校長是我們的楷模,她的教育理念,擇善固執的特質,真誠待人、刻苦認真的工作態度,感染了很多人,使她一直以來得到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得道多助」。

 


2014年5月3日 | 資料來源:樹仁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