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期榮校長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


 

(本文章只提供中文版)

 

 

香港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博士於2014年3月2日逝世,她對香港教育作出的貢獻,為香港私立大學發展譜寫的歷史,將永遠讓人銘記心中。鍾校長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可概括為:推行「仁者教育」;秉持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私人辦學原則;堅持4年學制,培育全人;為聘良師,不惜三顧茅廬。

 

推行「仁者教育」

從1956年在聯合書院出任講師算起,鍾校長從事教育工作已有58年,而最能反映其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者,莫過於她在樹仁43年留下的一言一行。鍾校長曾在《樹仁私立大學的理念》(2000年)一文中表示,她與胡校監於1971年創辦樹仁的原因之一,是要向當時98%飽嚐失學之苦的中六畢業生,伸出援手,提供教育機會。另一原因,是要推行「仁者教育」:

 

因當時國內文化大革命翻天覆地,胡鍾二人以書生愛國之情懷,欲保存歷五千年不朽的中華文化於海外,乃以匹夫之勇,毅然創辦樹仁。故樹仁學院之教育宗旨目的即在弘揚中華文化,實行孔子的教育理念,即推行「仁者教育」、「樹立仁風美德」。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就是仁慈、慷慨、具有愛心、毫不自私,而樂於助人的君子。換言之,樹仁學院的教育理想旨在培植出一批與眾不同有愛心的君子學人。

 

鍾校長在文中又指出,大學教育旨在培養一個平衡完美的人格。她說:

 

故大學教育之目的,在培養一個平衡完美的人格,並從個人修身作起,慎思明辨,篤信力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大丈夫氣慨,有立功立德立言的高尚理想,有守禮義知廉恥的自律自重自愛精神。也即是為大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當然不會自私自利、爾虞我詐、作奸犯科了。

 

在1980年重回母校出任學生事務主任的社工系第一屆畢業生吳少華回憶說,鍾校長一心要把學生培育成為君子,對學生要求嚴格。鍾校長常常對學生說,擁有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品格修養,才是人真正的財富。

 

2009年11月第35屆畢業禮。

 

堅持私人辦學

鍾校長一直堅持私人辦學,因為她認識到私立大學可以為專上教育帶來多元化的選擇。她在《樹仁私立大學的理念》中指出:

 

乃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最著名的聖約翰大學、金陵女子大學、復旦大學等亦均為私立大學。而美國大學中享譽最隆的哈佛、耶魯、史丹福、普林斯頓等大學,日本之早稻田大學,亦皆為私立大學中之佼佼者。此皆因辦學人士或辦學團體有其高尚卓越的辦學理想與目的有以致之。此外,更因私立大學享有獨立自主及學術自由,故可隨辦學者之理想及目的不同而多元化:形式多元化,課程種類或內涵多元化,並提供多元選擇,以補公立大學之不足,故得以並存,互相輝映。

 

鍾校長在《香港高等教育與私立大學》(1999年)一文中又指出,樹仁因為是私立院校,故能特別着重品德教育,提倡人文精神:

 

樹仁學院因未獲任何政府財政資助,故能獨立自主,專注辦學,特別專注人文精神,孜孜不息提倡人文教育,以補科技之不足,並追隨社會之改進而不斷補充或修改課程學科,以應社會需要。

 

堅守4年學制

鍾校在堅持私人辦學的同時,也堅守4年學制。1978年,鍾校長和胡校監拒絕接受政府的財政資助,改行「二二一」制。而當時另外兩所私立學院浸會和嶺南,則接受了新制。所謂「二二一」制,是指開辦兩年中六課程,兩年大專課程和一年深造課程。鍾校長認為,將4年學習生活分割為互不關連的3年,恐會降低學術水平,並干擾與外國大學建立的合作關係,影響學生海外升學。而另一原因是鍾校長深信,只有4年的大學學制才能達成全人教育,實現她與胡校監的「仁者教育」理想。

 

鍾校長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唯樹仁仍維持4年,可以和海內外世界主流配合,時間充裕,學科全備,較易實現全人教育之目標。」而在《香港高等教育與私立大學》一文中,鍾校長進一步闡釋說:

樹仁學院自創校迄今均採4年學制,課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有較充裕時間兼顧課外活動與義務工作,發揮潛能,吸取經驗,理論配合實務,如新聞、社工、輔導心理等系學生均派去相關機構實習。學生經嚴格訓練後,既為專才,亦為通才。

 

自強不息

創校伊始,鍾校長和胡校監已定下自強不息,立足香港,面向國際的發展方針。1972年,胡監校透過一次赴美講學的機會,促成東北路易斯安那大學(Northeast Louisiana University,現稱為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Monroe)在樹仁開辦授學分的工商管理暑期課程。而在1978年拒絕政府資助後,鍾校長意識到樹仁的前路將困難重重,遂決計以尋求與海外大學合作,作為今後的發展方向。1979年,樹仁與東北路易斯安那大學合作在香港開設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是香港首個與美國大學合辦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兩年後,樹仁再與美國阿拉巴馬州州立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合作,在香港開辦社會工作碩士課程。課程第一部份(Part I, MSW)在樹仁修讀,第二部份在美國修讀,完成後可獲該校頒授碩士學位,這種修讀模式在香港屬於首創。以上兩個碩士課程至今仍在開辦。

 

自強不息不能缺少遠見,鍾校長和胡校監下一個目標,是開展與內地大學的學術合作。1986年,樹仁與北京大學法律系簽署學術合作協議,在翌年開辦中國法律專業文憑及本科學位教育,完成課程的學生,可獲北京大學頒授法律學位,這是首個獲國家批准在中國境外頒授的法律學位課程。1987年,樹仁再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共同培植民法研究生,成為當時香港首間與內地大學合辦法律研究生課程的院校。

 

禮賢下士

鍾校長深知有真才實學的老師對大學教育的重要性,但也自知樹仁的資源難以與獲得政府經費的大學相比,故此,為了延聘良師,鍾校長往往不惜禮賢下士,三顧茅廬。

 

在2011年6月退休的樹仁前教務長許賜成,對鍾校長這種願意放下身段,以真心誠意打動知名教授學者的做法,印象非常深刻。他記得當年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高足湯定宇教授,就是被鍾校長的誠意所打動,加入樹仁出任中文系系主任。又例如英文系前系主任姚柏春,當年鍾校長知道他要從中大退休後,曾先後3次拜訪他,力邀他加盟樹仁。

 

中文系前系主任湯定宇教授(中)與校長、校監合照。

 

許賜成說:「這樣的例子很多,又例如當年法政系和法商系很多老師,如張健利、胡國興、包致金等御用大律師或資深大律師,都是校長和校監以誠意打動他們出任我們兼任講師的。」

 

許賜成又表示,鍾校長曾多次提及,她最佩服中國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先生,並以他為榜樣。鍾校長最佩服蔡先生培育健全人格的教育和辦學理想。許賜成又說,鍾校長也很佩服胡適先生,除了他學貫中西外,也特別欣賞他提倡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鍾校長對其辦學理念的執着與堅持,也體現於她對學校與學生關係的看法上。她常説:「我不是開學店,所以我用不着去討好學生。」

 

對於有學生批評鍾校長對學生採取家長式管理方式,許賜成不諱言鍾校長對學生定下較多的限制,但他希望學生能夠理解鍾校長的苦心。他說:「鍾校長是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成長的人,在某方面比較傳統和保守,因而與學生的一些想法有出入;但她只想學生尊注學業和品格修養,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其他事情上。」

 

 


2014年3月27日 | 資料來源:樹仁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