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華教授研究一向被忽視的重要課題: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

 

研究資助局資助項目(院校發展計劃協作研究撥款)(2019-2020):

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與社會心理因素的關係:一項香港的縱貫性研究

 

項目統籌人:社會學系系主任張越華教授

 

聯合首席研究員:

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張偉良博士

輔導及心理學系系主任李允安博士

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崔志暉博士

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李鏗博士

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彭正敏博士

項目年期:36個月

 

資助額:HK$3,465,000

 

在香港,一直以來,有關青年人的研究大多聚焦在青年人的社會、文化或國民身分認同上,而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youth identity status),則少人留意,這一境況與西方學術界把它視為熱門和重要的課題,截然不同。所謂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簡單來說,是指他們身分認同形成的結果,是處於怎樣的狀態(如穩定抑或迷失等),重點是探索它們形成的型態類別及形成過程。張越華教授今次以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作為研究對象,兼具跨學科協作的特點,不但補充了香港這方面研究的不足,而且通過縱貫性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相信可以為香港的青年人研究打開新局面。

 

張越華教授接受《樹仁簡訊》記者訪問時表示,自從學者E. H. Erikson在上世紀60年代發表自我認同(ego identity)的研究結果後,不少學者在他的基礎上展開擴充和修正,其中J. E. Marcia在80年代提出自我認同型態理論。Marcia指出,自我認同有4種型態:(1)achievement 定向型;(2)moratorium未定型(延緩型);(3)foreclosure,早閉型;及(4)diffusion混淆型。之後,K. Luyckx與他的團隊,把moratorium 修改為ruminative moratorium(沉浸延緩型);並把diffusion細分為carefree diffusion(輕鬆混淆)和diffused diffusion(擴散混淆),合共有6種型態。

 

張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決定採納 Luyckx的自我認同型態分類作為分析工具,並藉此確定Luyckx的分類是否切合香港情況。

 

家庭學校對青年人的影響減弱

 

張教授指出,青年人的自我認同型態,是在社會環境和參與日常生活活動中形成的。過去,家庭和學校對青年人的自我認同型態產生重要影響;但隨着社會變遷和社交媒體的出現,傳統的影響力已大大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同輩和社交媒體,但究竟影響有多大,香港學術界也 未有定論。

 

張教授表示,研究顯示,在青年人參與的各種日常生活活動中,有3類活動產生的社會心理因素,對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的形成起着較重要的作用,包括:(1)現實社會的參與;(3)虛擬社會的參與:及(3)早期職涯發展的參與。因此,他的研究團隊把焦點放在這3類活動中,並選定了4個變項類別,進行多變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es),藉此研究自我認同型態與社會心理因素的關係。這4個變項包括:(1)利社會行和公民參與(prosocial behaviour and civic engagement );(2)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ur);(3)使用社會媒體(use of online social media);(4)職涯不確定性(career uncertainty)。

 

張越華教授

 

縱貫研究4500學生兩年

 

根據張教授團隊的規劃,今次研究的對象包括青少年前期(middle adolescence)和成年前期(early adulthood)人士,年齡介乎15至24歲之間。當中包括兩類學生和在職青年,總數共4,500人。第一類學生來自中學(中三至中五),年齡為15至17歲,人數為2,000人。第二類學生來自大專院校,18至24歲,人數同為2,000人。至於在職人士,研究團隊會從大專院校中選取500名在學最後一年的學生,一年後他們畢業,開始尋找工作繼而進入職場,便成為在職人士樣本,這樣可看到從學校過渡至職場的改變。

 

研究團隊會對參與研究的對象,收集4次數據,每6個月進行一次,為期2年。收集時間為每年10月及翌年4月。他們會把問卷送到中學,交由學生填寫,然後收回。至於大專院校學生,問卷會經由參與院校用電郵發出。而為了取得從學校過渡至職場的資料更,研究團隊會特別向上述500「畢業生」多做一輪問卷調查。

 

張越華教授表示,縱貫性研究時間愈長愈好,他們用2年時間進行4至5次問卷調查,當然並非最理想的安排;但考慮到時間、資源和現實的局限,這已是難得的安排。

 

張越華教授相信,通過團隊的努力,今次研究成果不但可以補充香港青年人研究的不足,而且「能夠協助有關方面,制訂介入策略,幫助青年人發展良好的自我認同型態,從而使青年人發輝更好的心理和社會功能」。

 

研究團隊除上述1名項目統籌人及5位聯合首席研究員外,還有11名來自樹仁、香港中文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的聯合研究員。

資料來源:《樹仁簡訊》202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