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開講 37:道德作審美情感 藝術探生命價值

作者: 黃君良博士(香港樹仁大學協理學術副校長(教學發展)及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黃博士研究興趣︰戰國出土文獻,先秦思想,情感研究,古典小說。)

 

在我求學的階段,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和思想特別有一種壓抑感。這種壓抑感一方面來源於中國的文化價值難與西方文明溝通,講得直白一點就是不被認同。另一方面卻來源於有些專家、學者對中國文化一味的矮化和自貶。當時苦思中國文化的出路,似乎看不見前途。

 

早在三十年前,我曾從人生藝術化的角度思考儒家思想的出路問題。歲月匆匆,隨着中國的崛起,中國文化是否被認同再也不重要,因為我們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關於藝術哲學,在西方的學術傳統裏,尼采是提倡藝術形而上學的第一人。他認為科學知識是令人痛苦和破碎的根源,唯有藝術是治療人生苦痛的良方。西方素來重智,尼采的藝術哲學理論,的確令人眼前一亮。

 

善與美即一物兩面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裏,善(道德哲學)與美(審美)本來是一物的兩面。許多人喜歡引孟子的一句話「充實之謂美」(〈盡心下〉),講的就是善美並生。「充實」指德性充盈;「美」指高尚的審美價值。近世出土的戰國竹書《五行》篇直接揭示詩歌的審美情趣與道德哲學的修養境界相互融通。

 

讀詩的審美情感是修養道德的方向指標。我們從「讀」詩不難聯想到「觀」象。所謂「物相雜,故曰文」(〈繫辭下〉),文字符號何嘗不是一種象呢!〈繫辭〉廣泛地談及「象」。天文地理是象、草木蟲魚的紋理是象、人倫道理是象、文字圖畫是象、八卦陰陽是象,無所不在、處處可見。「象」既是自然物,也是一種象徵符號,是經高度抽象於客觀宇宙後的產物。此抽象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思維。觀象涉及審美客體和審美主體的關係,從而產生美、樂、善、崇高、敬畏、讚嘆等審美情趣。

 

道德藝術匯通 同屬情意教育

 

為何道德與藝術總能匯通?答案是它們歸屬於情意教育。情意是兩者連結的橋樑。道德與藝術在人生不同的面向上褒揚生命崇高的價值和意義。

 

無論藝術境界還是道德境界,兩者皆具有紓解人生苦痛的抗逆功用。中國文化的特質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流逝而降低甚至失去其價值,人生與道德和藝術仍然是一條探索生命價值的康莊大道。孟子稱:「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盡心上〉)。「反身而誠」指的是修養功夫屬於道德;「樂莫大焉」指由德性而產生無以尚之的快樂屬於審美情趣。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及超然樂觀的意志是中國文化的脊樑。這一份何等珍貴的人類思想遺產!是否能充分地繼承和發揚,就看我們當後裔子孫的了。


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