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開講 1:教師引導思考建立文化道德認同

作者:黃君良博士(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兼副教授。黃博士研究興趣︰戰國出土文獻,先秦思想,情感研究,古典小說。)


按 心 理 學 家 本 杰 明 ·布 魯 姆 (BenjaminBloom)對教學中「情意」的理解,指的是關乎人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念。唐代孔穎達曾說過:「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即「意」是對情感所託付對象(或人或物)的態度或想法。意思是「情」與「意」難以分割,即情意反映主體的態度和某種價值觀念,與本杰明·布魯姆的意見相似。

 

語文教學所指的是學生經教師講授、引導而學習選定古今優秀的作品篇章及相關的教學材料,在學習過程中對個人情意產生的影響。如果我們從情意的角度觀察,語文教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認同或道德認同的沉浸過程。通過課堂上的閱讀、討論及分享,進行的寫作練習和小組報告等活動促進個人的反省與檢討,潛移默化地發揮着薰陶的功用。我們從課文篇章中感受、學習與反思,通過教師的指導嘗試體驗生活,從而體認箇中道理。體驗是體認的前提,沒有體驗就無從將所習得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生命。

 

語文教學中所進行的活動是協助學生學習和體驗。教師的職責是啟導學生具批判思考地進行文化認同或道德認同。我們可以將教育流程歸納為遞進的三點:一、建立同理心和學習道德觀念;二、道德認同;三、內化及思想和行為連貫一致。道德認同介於第一與第三點之際,即學習與內化的過程中從體驗至體認的內在活動。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於 2017年 12月發表一份名為《香港中學生品格發展和社會心理適應(第二號報告書)》的調查研究,該報告結論其中一點指出:「約四成教師認為青少年道德水平較低,且約七成教師認為有下降的趨勢。」另一項指數表示,87.4%的受訪學生同意及非常同意「青少年擁有良好的品德比得到優異的成績更重要」。前後兩點出現落差,大部分學生認同道德的重要性,不過,老師對青少年的評價卻不佳。

 

這種落差現象反映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停留在認知層面上,需要經過生活的體驗以及體認從而落實於行為實踐。通過語文教學,教師可以輔導學生在思考辨析下進行文化和道德認同。語文教學不僅學習語文技巧,善於發揮其情意功效,它的空間可以擴展得很遼闊。

 

下期仁大開講會邀請心理學家兼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孫天倫教授分享「從心理學看中國人的情感」。


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202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