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手記 21:走進研究族群 解釋「臭味相投」
被訪者介紹︰麥秀華博士(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包括食物人類學、青年與流行文化、文化遺產及中港研究等。)
如果要選一種最近在中國走紅,又最令人愛恨分明的麵食,你會想起什麼?我會說是柳州螺螄粉,螺螄粉由街邊大排檔,發展到近百億的產業,而產品亦已全球化,無怪螺螄粉已成城中話題。
螺螄粉之所以能引起我這個社會人類學者的關注,不單是由於螺螄粉能為柳州當地經濟帶來豐厚的利潤,還在食物可持續發展和飲食文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啟示。首先,螺螄粉的材料以植物為主,當中包括酸笋、花生、腐竹、蘿蔔乾、青菜等,而唯一的肉類——田螺,亦屬於繁殖力強、價錢低廉、低脂而蛋白質豐富,同時又低碳環保的食物,我認為十分值得推廣,但更有趣的是,柳州螺螄粉中的酸笋帶有一種強烈的臭味,有人甚至會用「糞便」來描述其臭味,亦有不少流傳的故事,描述有不少人因為在家吃螺螄粉,味道太臭而和鄰居打起來。
對於專注飲食研究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研究課題——為何那麼多人願意忍受那強烈的臭味而食用?除了那一股「臭味」之外,味道濃厚辛辣,與廣東人一向着重的清淡鮮味截然不同。為了多了解年輕的香港顧客群為何對這種與廣東傳統飲食不同的食品如此一往情深,我近日便用上了數碼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何謂數位人文科學方法?簡單來說,即是用電腦或資訊科技,例如大數據的方式,來進行人文學的研究。而數位人文學現在涵蓋了廣泛的方法,例如大型圖庫的視覺化、文物的數據化的3D模型,標籤(Hashtag)運動及其分析等。而我這項研究正是採用「臉書民族誌」(Facebook Ethnography)的方式進行。所謂「民族誌」,作為研究方法,是研究者需親身進入研究的社群,了解他們的世界觀、宗教、社會制度、教育文化等,而這些社會組織又如何影響個人行為。而「臉書民族誌」則往往與參加者進行數據中介化(digital mediated)交流而非直接的面對面互動。
而我研究香港人接受和愛上柳州螺螄粉的方法,正是用上了「臉書民族誌」。首先,我加入了一個專門關注螺螄粉的社群;然後轉用這群組在臉書中上載的圖片和文字進行「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對他們如何接受、購買和享用的傾向、態度、立場,及在某段時間的變化規律等。我的研究顯示,原來吃得「臭」,可以轉換成「文化」和「社會」性資產。
如果你對我的研究有興趣,或想進一步討論,歡迎電郵給我(swmak@hksyu.edu)。
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2021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