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成功教学路」讲座 教育界校友分享助学弟妹入行
香港树仁大学工作实习办公室联同中国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学及历史学系,于2025年9月4日首度举办「成功教学路」讲座,邀请现职教师的校友返校分享,让有意投身教育行业的学生了解教育专修课程(Education Concentration)。
多位校友提到,仁大教育专修课程提供到校实习的机会,为日后成为教师铺路。 2024年毕业于历史学系的林建业校友表示,三年级时曾在张振兴伉俪书院实习半年,并获学校赏识,原校任职教学助理,及后转到另一中学任助理教师,今年9月正式加入张振兴伉俪书院。他指需要由低做起,包括处理行政工作、安排辅导班,有助理解教育系统如何运作。他又认为在仁大修读的教育理论科目切合时代需要,例如「数位技术与教学」一科,有助任教中学推行VR/AR教学。
谈及教育初衷,在孔圣堂礼仁书院任教的麦浩文校友表示,希望透过教学影响学生,为迷惘的学生指引方向。他强调工作实习非常重要,目前任职的学校正是当年实习的学校,建议大学生抓紧每个机会,不怕吃亏,才有晋升机会。
至于在汉师德萃学校任教英文的索棣康校友说,教学工作虽然令人身心疲累,但从中学会成为更有耐心、体贴及细心的老师。任职于圣伯多禄中学的巢子朗校友,从小充满活力,不适合文职工作,早已视教学为唯一职业。他认为教学充满不确定性,希望能以生命影响生命,成为学生的朋友。
负责历史学系教育专修的副教授区志坚博士表示,教育专修于今年2月至5月取得突破,成功安排历史系学生观课,未来将加强与田家炳中小学合作,让学生到校实习,协助筹办内地交流团,积累实战经验。
历史学系系主任何其亮教授补充说,教学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AI)取代的职业,相信在可见将来,AI仍无法取代教师。虽然本地出生率减少,但仍有移民流入,社会仍需要教师。
英文系署理系主任Rebekah BALE博士回应何教授所指,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她亦提醒,除了向本地生传授知识,也不应忽略非华语学生、内地学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的需求。
历史学系副教授区志坚博士(左)与历史学系林建业校友交流。
(左起)英文系巢子朗、索棣康和简雅言校友分享教学经验。
中文系助理教授杨一可博士(左)向中文系麦浩文校友颁发纪念品。
历史学系系主任何其亮教授(左)向历史学系林建业校友颁发纪念品。
中文系麦浩文校友
英文系署理系主任Rebekah BALE博士(右一)、副教授刘剑雯博士(左三)、助理教授陈芷盈博士(右二)与英文系校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