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开讲 24阅读志怪小说 反思应世意

作者:吴志廉博士(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毕业于中文大学中文系,研究兴趣为明清文学。)


树仁大学通识课程四大类别之一是「21世纪中国文化」,其中一门课程是由本人任教的「古代志怪故事与创意产业」。中国古代神异鬼怪的故事提供丰富、宝贵的思想资源,能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创意产业。修毕此课程,学生能够阐述《山海经》、《搜神记》、《幽明录》、《聊斋志异》等作品的特色,反思传统志怪故事的应世意义与思想价值,达至古学今用。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每以志怪故事的延伸讨论,反思传统价值观仍否适用于当下社会。例如借《干将莫邪》讨论法理与人情的冲突,以及认识《论语》、《公羊传》、陈子昂《复仇议状》、柳宗元《驳复仇议》有关复仇的争论;借《东海孝妇》思考对不公义的事沉默是否邪恶的帮凶;借《聂隐娘》与相关电影唤起「每人心中都有一只孤独青鸾」的情感体验;借《宋定伯捉鬼》探究世间最险恶的到底是人还是鬼,认识纠缠一起无从分割的爱与恨、善与恶形塑的复杂人性;借《画皮》、《聂小倩》与相关电影讨论易受表象煽惑的人性弱点、救人于危困之中的美好品德,以及认识男权社会下女性命运全被男性操控的意识形态,如衍生女性的价值在于美艳而其危险也在于美艳的悖论。

 

凡此,希望同学在「观」与「反观」的流动结构中有多次精神反思和内心自省的探索历程。

 

 

此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学生考察及动手创造相关产业。各组就着指定课题例如「电玩游戏中的《山海经》元素」汇报;各组根据志怪故事「二次创作」,化妆扮演不同人物,配上音乐、对白、旁白、字幕,综合制成五分钟的故事短片。个人作业包括「剧评」与「文化创意产业计划书」,同学须评论香港舞蹈团《倩女幽魂》;并就着志怪元素如何与影视、动漫、传媒、工艺、旅游、展览、游戏、电玩等领域的结合展开构思与设计,不须实际做出成品,但须以简报形式表达构想内容。综上,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领他们探索传统文化为创意产业带来的契机。

 

仁大开讲下期由树仁英文系老师从儿童文学的绘本中,讲解成人难以启齿的题目「死亡」。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110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