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开讲 22:文学生命坚韧 不因变易受损
作者:王家琪博士(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系主任(课程发展)、助理教授;中大中文系哲学博士。着有《素叶四十年》、《也斯的香港故事》。)
经过了整整三个学期的网上课堂和双轨制教学之后,新学年大学终于恢复正常面授课堂。第一天开学,上的就是一年级的必修课「文学概论」,实在很久没有在课室里看见这么多真实而年轻的面孔,不再是Zoom里面黑底白字的虚拟角色,他们带着对文学的好奇和热情,开始在中文系的学业。
第一节课堂是导论,我借用一些中外文学作品和理论,尝试说明文学的价值,也带领他们讨论文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其中一个十分有趣的思考题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与其他艺术品有什么不同?韦勒克和沃伦(René Wellek & Austin Warren)《文学理论》形容:「如果我们毁掉写下来的作品或者全部印成册的书,我们可能仍然毁不掉诗歌,因为它可能流传在口头……但是如果我们毁掉一幅画、一件雕刻或一座建筑,我们就把它彻底毁掉了。」
我向同学介绍了一部反乌托邦小说的经典:布莱伯利(Ray Bradbury)的《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 1953)。在小说虚构的世界里,美国政府禁止人们阅读和拥有书籍,而群众也因为电视机与大众娱乐的兴起而失去了阅读文学的兴趣。因此衍生出特殊的「消防员」(Fireman)工作——就如英文字面所说的,不是灭火,而是放火的人。小说的主角蒙塔格(Guy Montag)就是负责烧书的消防员,直至他开始怀疑这份工作,和思考文学的意义。他被迫离开家园,却在路上认识了一群和他相似的流亡者,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有圣经、柏拉图《理想国》、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以至爱因斯坦、甘地、释迦牟尼和孔夫子。他们每人背诵一部经典,让书流传下去。对中文语境的读者来说,自然想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其后西汉今文经的产生。
文学的生命力是顽强坚韧的,不因一时一地的变易而受丝毫损伤,我们在学习文学的路上,要时常记得文学的价值所在。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1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