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开讲 21诗歌捕捉情感 能量穿透时

作者:黄君良博士(香港树仁大学协理学术副校长(教学发展)及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黄博士研究兴趣︰战国出土文献,先秦思想,情感研究,古典小说。)


诗歌与道德哲学是两门独立学科,各具有自身的特征,分别比较大。读一首诗如何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感?两者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若我们探究根源,不难发现文学艺术与道德哲学的汇通之处在于情感。此处汇通并非孤立、偶然的文化现象。然而,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里,普遍地讲求情意。我们的传统文化可称得上是一种情意的文化,相比于西方的理智传统,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情意文化的表征以诗歌与道德哲学最为发达,原因是两者皆以情感为其内核,彼此血脉相连。

 

诗人以形象的语言捕捉人类难以言状、深刻细微的情感活动。简约的字里行间镕铸了深厚、丰富的情感能量。每次读者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蛰伏的情感力量被呼唤苏醒过来,读者在体验着诗人的一切。由此,情感的力量可以通过文字穿透时间和空间。诗歌的审美感受是情感动荡的复合心理反应。情感体验是诗人、诗歌与读者三者的艺术桥梁。

 

道德情感是道德哲学的根本命题。凡是能形成道德判断或道德行为的情感,就称之为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必须真切。由于真切,人际之间相互体谅和沟通方成为可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推知能力称之为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道德情感为何要真切?因为情感不真切就难以产生道德判断,继而就无法实践道德行为。读诗与培养道德情感皆在体认人类的情感经验。体认情感的渠道——同理心又巧妙地另称作为移情作用,意即人际的情感可互为体悟和感知。

 

从今天学科划分的角度而言,诗歌与道德哲学的特征是两个密封的圆,互不交涉。若我们打破两者的密封状态,以移情为手段,将读诗的情感体验作为道德培养的内化进程指标。如此,读诗就成为了修养道德之时检验情感真挚程度的唯一的尺度。例如, 「忧」 「乐」是两种相反的情感。「忧」使人产生智慧(孟子谓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往往忧患激发生命奋发的力量) ,「乐」是验证成就道德的指标(以成就德性为大乐,并非为名利而乐。)。若「忧」 和「乐」皆不真诚,那就谈不上真智慧,也不能真成德。如何测量「忧」和「乐」的程度?那就如读一首离别伤怀的诗吧!泣涕如雨、望眼欲穿是真诚的极致。将此份极致的情感移植对于「忧」和「乐」的体验上,修学的人读诗为证,有法可循,容易拿捏好分寸。

 

 

以上的言论并非西方所独有,早在战国中期稍后(李学勤先生认为下限为公元前300年)有一篇出土于湖北郭店的竹书文献《五行》篇,讲述的就是这一套融通文学和哲学的修养道理。《五行》篇谈论德性修养征引《诗经·召南·草虫》、《小雅·出车》、《曹风·鸤鸠》、《邶风·燕燕》等篇章为证。艺术与德育培训的关系早在先秦时代已出现成熟的理论性专章。此久远的思想是否能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孟子称:「充实之谓美」,可见善乃美产生之前提,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探究。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19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