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开讲 10:新闻即故事 开脑见真章
作者:黄仲鸣博士(现为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曾任报刊总编辑,专研香港报业和通俗文学。)
1978年12月12日、13日连续两天,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晚报》(The Baltimore Evening Sun)发表了一篇文章《凯利太太的妖怪(Mrs. Kelly's Monster)》,立即引起哄动;「迫使」那一年的普立兹奖,特别开设了一个「新闻特写奖」,颁给该文记者乔恩.富兰克林(Jon Franklin)。
这篇特写是据一篇开脑手术新闻而写的。在普通新闻上,这是篇消息稿,寥寥二三百字就可表达,但在乔恩的观察和搜集资料下,将它发展成一篇惊心动魄的故事;很多读者看了,都觉经历了一个令人十分震惊和感动的旅程。
自此之后,普立兹每年都设有这个奖项。不过我觉得,「创始者」乔恩这篇杰作,是很难超越的。
不错!新闻就是故事。惟有故事才吸睛,才能脱离枯燥乏味的报道。而报道本身,内容毫不吸引,记者又缺生花妙笔,读者看了,只是吸收了一宗事件的发生,那么简单而已。
这是方今记者,或者报社不注意、注重的策略。在读图时代,文字正受到「挤压」、不重视,这种书写方式,正是必须要走的路向。
或曰,在传统新闻写作上,要求的是正确、公正、平衡报道,类如《凯利太太的妖怪》,已逸出了新闻报道的轨道?不可不知的是,《凯利太太》所根据的是事实,并不是向壁虚构。记者以访问和录像,无论文字、结构,都经他的精心策划,才令普立兹诸公在杰作下低头。我认为,任何新闻写作都是讲故事,无论是什么主题,什么文体,其目的就是带领读者进入故事的情境,一读难忘。
不过,若描述过了火,渲染过甚,那便流于虚构,属于文学,而非新闻了。
记者要坚守的是:永远不要在故事中加入未经确认的信息。
下期仁大开讲继续讨论新闻与故事之间的关系,介绍著名诗人余光中如何把新闻与故事结合成散文经典。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