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    扩阔学生知识面(社會學系)


 

△(左起)社会学系助理教授李铿博士,副系主任及副教授许耀峰博士,系主任及卓越教授张越华教授及

助理教授高崇博士均指出,社会学对于社会发展的关系环环紧扣, 课程会从不同方向探讨文化的变迁。

 

要构成一个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就正如树仁大学的社会学,拥有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犯罪学、心理学的导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构社会的发展。社会学系卓越教授及系主任张越华博士表示,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在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紧扣社会发展的同时,自己亦有个人独立思考能力。为配合本港社会的多元发展,学系更今年新增两个专修范畴,包括「企业精神与社区」及「文化、遗产与创意」,张博士表示,两个专修课程的重点都各有不同, 「企业精神与社区」主要是研究企业发展与社区的关系,以至社经模式的改变;「文化、遗产与创意」方面,学生会从电影、电视、旅游、建筑等不同介面,探讨文化的变迁。

 

两大专修范畴

企业对于本港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企业在营利的同时,亦需要平衡社会的利益。近年,共享概念于本港社会逐渐普及,并于各区形成小型消费社群。社会学副教授高祟博士表示,「企业精神与社区」专修学科提供一科必修科目及五科选修科目,涵盖社区经济、亚洲社会企业、社会政策、社会与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当代消费者与变迁中的社区等,使学生提高对社区和社企的意识。他又指,毕业生日后可投身各非牟利团体、地区性社会企业等,另外他们亦具备足够的条件创业,把所学的知识,成立真正的社企,帮助社区的弱势社群。

 

 

至于「文化、遗产与创意」方面,课程旨为培训学生于不同载体的研究,当中包括文化遗产研究、电影、电视与社会、旅游与文化等。社会学系副教授及副系主任许耀峰博士表示,近年本土意识抬头,令港人对于集体回忆和个人身份认同愈见重视,因此开办专修范畴,引领学生深入探讨本港文化,以至亚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课程亦会配合科技的发展,加入数码媒体等科目,透过3D立体技术及虚拟实景等技术,不单提升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未来投身职场时亦可提升竞争力。

 

跨学科英语教学毕业生从容面对社会变迁

除了社会学系,树仁大学的「英国语言文学(荣誉)文学士课程」亦把跨学科的元素融入课程中,课程分四大范畴,包括文学、文化研究、语言学及翻译学。此外,除基础课程外,也涉猎其它范畴,包括翻译与性别、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等,展现跨学科研究方法。英语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英文系毕业生擅长阅读、以英文书写及发表口头报告,更具备优良创意思考、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是未来职场必不可少的技能。故此,他们可选择的工种多样化,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拥有前述三种能力,比专门知识更为重要。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已取替不少行业,唯独创意和批判思维仍未能被取代。因此,课程亦会以此为教学重点,而英文系培养学生具备创意与想像力、个人发展、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及解难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等廿一世纪最重要的通用技能,加上优异英语听读写讲能力,毕业生有能力终身学习,从容应付社会的转变及挑战。

 


原载于星岛日报(2020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