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仁手记 28:从「心脑历情」出发 改善特教生支援

被访者介绍︰萧一凡博士 (香港树仁大学辅导及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及正向心理研究室副总监)


根据香港教育局定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童即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包括读写障碍、肢体残障、发展迟缓、听障、视障和言语障碍,由2018/19学年起情绪问题学生亦包括在内。

 

根据教育局2021年3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入读普通中小学校的SEN学童接近57,000人(香港教育局,2021),相较于2018/19年度数量约一万人(黄文杰,2019),增加了数倍。

 

随着SEN学童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于SEN学童的关注也随之上升。政府近年来亦有积极投放资源,改善对他们的支援服务,但他们仍要面对很多不同困境。其中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对SEN学童的支援针对性不足。

 

SEN学童的学习困境有许多不同种类, 有些学生是单纯的有读写障碍,只要给予多一点时间便能完成课业;有些学生则是精神上的障碍,例如情绪困扰。此类支援就必须由专业人士例如社工、教育心理学家及辅导心理学家等进行,但人手不足,有些学校一个社工要应对几十个SEN学童,往往是捉襟见肘。

 

除此之外,另一个挑战来自家长。对于SEN学童来说,及早进行介入治疗一定是最有效的途径。

 

然而,社会经常将SEN学童扭曲成「怪异」、「顽劣」或「缺乏家教」,同时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行为,羞于求助甚至忽视,是导致学童错失及早识别及治疗最佳时机。

 

全面协助SEN学童,第一,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于他们学习与成长尤其重要。

 

第二,了解他们「脑」部独特的发展,透过脑电波测试及评估他们的脑功能表现,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激发脑部天赋与潜能。

 

第三,丰富他们成长的「历」程,支援他们的成长需要,促进社交与人际沟通。

 

第四,为他们提供「情」绪辅导,让他们能掌控自己的情绪,适当地表达及抒发情感。

 

最后,提升公众教育与社会对SEN学童的认识,减少大众对于SEN学童的歧视,帮助他们更易于融入社会,发挥所长。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2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