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及早制定应变方案 有效支援校内抗疫工作
新冠疫情反覆无常,香港树仁大学早于疫情初期,已积极筹备抗疫应变措施及加强防疫工作,令校内传播风险减至最低。仁大行政副校长张少强教授接受《树仁简讯》访问时表示,大学透过特设的应变小组,因应各项疫情状况作出即时跟进及弹性处理,务求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为同学提供所需支援,为香港抗疫尽一分力。
树仁大学在2020年疫情初期,已成立由注册处、询问处、学生事务处、宿舍管理部及设施管理处等部门教职员组成的「抗疫协调小组」,统筹应变计划及防疫工作。张教授指, 2 0 2 0 年疫情初期校园首次出现确诊同学,当时校方即已透过应变小组成员追踪确诊同学校内行踪,并联络设施管理处将有关楼层及公共空间等进行深层清洁消毒,减低病毒量和传染风险。在抗疫设备及用具上,目前校园内已张贴「安心出行」二维码、又配置体温探测器、提供酒精搓手液及防疫胶板等,亦安排清洁人员加强清洁及消毒课室、定期进行光触媒喷洒工程等,确保师生及教职员可以在卫生和安全的环境下学习。
订四重方案预防爆发
疫情发展至今已两年多,学校亦一度需要关闭17日,张教授认为, 仁大管理层在面对第五波新冠疫情之时,做了重要及合适决定,给予同学自由选择离开或留下的权利。 「我们考虑到校内有来自不同阶层的同学,他们的居住环境未必适合用作隔离。仁大冀尽责任照顾同学,故当时收到通报校内有感染个案时,已逐步订立了『四重方案』,在校内设立隔离楼层。」
行政副校长张少强教授期望校内师生齐心抗疫。
仁大第一重方案,是将首个隔离区设于研究院综合大楼7楼,该楼层的30个单位设独立厕所及抽风系统,在环境及设备配套上较适合作为隔离。第二重方案是收回宿舍文康大楼的2 1 楼及2 2 楼作另一隔离设施,该楼层的32个房间同样配备独立厕所及抽风系统外,校方亦在房间外的通风口位置增设消毒杀菌紫外光灯、洗手间储水箱加放消毒漂丸等,防止病毒透过污水传染。至于第三重方案是会于研究院综合大楼拨出三层共84个单位作隔离之用。第四重方案则将隔离楼层反过来改为避疫楼层供非染疫者居住,染疫宿生则原单位隔离。
张教授指出,仁大可安排最多有448个单位作隔离用途,尽管今年爆发的第五波疫情严峻,但至目前为止校方仍是启动了第一重方案已足以应付实际需要,「3 月初疫情高峰期, 校内一日最多有1 5 位成员确诊, 隔离区内最多有2 4 位染疫人士,我们亦安排舍监专责协助照顾隔离区内学生的需要,始终学校并非医疗系统,在社区隔离措施及医疗绷紧情况下,要短时间内提供适当的隔离措施,唯有不断改善配套,在能力范围内根据政府指引为学生提供支援。」
问及疫情至今仁大面对的最大挑战,张教授坦言是3月初时安排同事每天早上在不同地区排队索取深喉唾液测试样本收集包,「当时政府仍未承认快速测试结果,但由于校方在得悉有宿生初步确诊后,便会即时为该楼层的所有学生派发快速测试套装,及早识别感染者,以防病毒扩散。庆幸在抗疫物资供应最紧张期间,我亦能即时联络有关防疫物资的供应商订购一批快速测试套装供校内师生使用。」他续指,校方亦有向隔离区的学生派发探热针及基本抗疫物资,让他们可时刻观察及掌握身体状况。
研究院综合大楼地下大堂配置体温探测器。
校方在宿舍卫生消毒方面作出改善,减少病毒外播。
推新平台供师生查疫情资讯
仁大校内过去两星期确诊个案成功多日清零,包括校内隔离区内亦已无染疫同学,张教授认为,校内师生经历过去数月疫情,相信防疫意识已相应提高且愿意配合校方工作。仁大官网亦增设「大学防疫最新资讯平台」公布校内防疫资讯,提醒师生及教职员切勿松懈。 「要做好防疫,长远仍需师生相互配合,鼓励同学尽快接种疫苗减低感染及传播风险,亦建议即使同学欲外出放松,亦需要留意佩戴口罩及保持适当社交距离。」
随着疫情稍为回落,仁大陆续恢复学校运作,如图书馆已于3月28日重新开放,4月4日起各部门恢复「AB team」运作,并要求所有教职员回校前须进行「每日一检」以清楚身体状况。有关恢复面授课的条件,张教授表示,需视乎本港确诊感染宗数、疫情的最新发展情况、政府及其他院校政策和师生期望等作考虑,「2021/22 学年下学期已接近尾声,早前亦已公布下学期各科期终考试将改由其他持续评估习作代替或网上进行,料下学年疫情回落情况下可进行面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