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心系支援SEN课程 推动校园引入友伴犬
香港树仁大学辅导及心理学系在教育局委托下,主理「针对有精神病患的学生」专题课程,支援小学教师应对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推动健康校园。 2025年3月28日,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友伴犬训练员Eric带领6岁的友伴犬Fruity亲临仁大,介绍友伴犬融入校园服务,为学生提供情绪支援。
Fruity是训练有素的拉布拉多犬,能理解训练员下达的「坐下」、「握手」等指令,目前长驻在一间安老院,每天任务是陪伴公公婆婆与职员。 Eric接受《树仁简讯》访问时表示,以往导盲犬服务中心以服务视障人士为主,但视障人士只属社会小众,因此中心将服务扩大至不同阶层,包括长者和SEN学生等。而友伴犬融入校园是一项新计划,主要服务特殊学校的小学生,未来目标将服务扩展至主流学校。
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友伴犬训练员Eric。
Eric还介绍友伴犬与导盲犬的分别在于两者的功能和训练目的,狗只要成为导盲犬需接受严格培训,部分未能达标的受训狗只,而且上几代没有咬人纪录,可以转职并再受训成友伴犬。友伴犬的培训着重于正向训练,不强逼它做某些事,心情不好时可以休息,但狗只需要到不同地方,与更多人互动。 Eric强调,友伴犬提供情感支援,「要开心才能感染受众」。
他又说,本港学童的情绪压力不比成年人少,友伴犬计划推出半年以来,获得社会正面回响,学生透过向动物流露情感,从而纾缓压力和抑郁情绪;亦可达到教育效果,例如培养学生同理心、尊重和爱护动物等。
除了学童,Eric认为教职员也是友伴犬计划的主要受众,教职员与狗狗玩乐与散步,增加工作满意度,临时请假的情况亦减少,「狗不是最聪明的动物,但是最能与人类连结的动物。」
辅心系副系主任(本科课程)许明得教授。
仁大辅心系副系主任(本科课程)兼专题课程统筹主任许明得教授形容,友伴犬进入校园的计划产生了正面效果;认为校园精神健康是教育政策重点之一,期待教师透过专题课堂,有效运用社区资源,利用友伴犬这个媒介推动校园健康。他又承认,有学校对这个计划存有顾虑,但至今参与的学校反应正面,甚至把犬只当成校园一分子。
香港树仁大学获教育局委托,于2024/25至2026/27学年为教师提供一系列应对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的专业发展课程,分别为「针对有自闭症的学生」专题课程、「针对有注意力不足/ 过度活跃症的学生」专题课程,及「针对有精神病患的学生」专题课程(中学组及小学组)。
上课的教师们与Fruity合照。
仁大辅心系主理「针对有精神病患的学生」专题课程。
Fruity成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