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首席副校长孙天伦教授与湾区教育智库主席对谈大学发展如何平衡博雅和应用科技教育


封面照片:「湾区教育智库」主席陈锦云(右)送赠纪念品予仁大首席副校长孙天伦教授。
 

「湾区教育智库」主席陈锦云7月下旬到访香港树仁大学,与首席副校长孙天伦教授进行对谈,二人讨论了大学课程设计、香港心理学发展,以及香港高等教育变化等。 孙天伦教授表示,在时代洪流中,科技教育固然重要,但仁大仍以人文为基础,并在人文与科技之间取得良好平衡。


孙天伦教授接受「湾区教育智库」平台访问时指出,在创新科技发展洪流下,透过资讯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应用提升教学已成全球教育趋势。 仁大「2021-2025年策略发展计划」中,分别有课程(Programmes)、实践(Practices)、概览(Profile)、人(People)及校园(Place)这5个P,其中在课程方面,仁大愿景是在数码年代,通过重塑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向学生提供有别于其他院校的高质量大学教育。 她解释,通过增加和改革课程,仁大在人文与科技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成功将科技元素注入大学的人文教育,令仁大在新世代提升博雅教育至更高层次。


孙天伦教授强调,仁大的办学初衷为人文教育,纵使科技重要,我们都会以人文为基础。 而且现在做科技的人很多,做人文的少,我觉得树仁还是需要保留一些理想"。 虽然校方未有打算成立很有规模的科技部门,但设有应用数据科学学系,还有相关设备和实验室,足以应付仁大师生需要。


学生就业前景也是校方的关注点。 孙天伦教授认为要加强跨学科的发展,让学生装备自己配合时代变化。 例如中文系在设计一个四年制的创意写作学士课程,其中一部份是教导学生如何结合中国文学及历史为动漫影视创作剧本。


仁大还积极配合大湾区发展,孙天伦教授形容仁大拥有良好课程资源,例如心理学相关课程,校方希望通过互联网开放这些优质的课程资源给大湾区甚至全国学生使用。 她预计校方最新开设的游戏治疗专业,未来有机会设计一个中文授课的模式。


此外推动校园国际化也是大学的新计划,孙天伦教授指仁大开办全港首个专为国际学生而设的大学先修课程证书(IFYP),已吸引到来自韩国、缅甸、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学生入读,让他们深入认识香港这个中西文化汇聚之都。

 

仁大首席副校长孙天伦教授(右)引领陈锦云主席(左)参观重新命名的「顾铁华费肇芬伉俪广场 」,介绍其教育和联系社区的功能。

树仁 2024年秋季季刊 | 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