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绮雯博士推动人工智慧和智慧城市的研究
项目名称(项目获研究资助局2019-2020年度「跨院校发展计划」资助):人工智慧和无处不在的智慧城市最新研究
首席研究员:李绮雯博士(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
合作研究员: 邹广荣讲座教授、何志荣教授
项目年期:12个月
资助额:$411,018
李绮雯博士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所举行的一系列研讨会、学术培训班(research clinic)和工作坊,促进本地学者进行人工智慧和智慧城市研究,以及提高他们利用各种人工智慧和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工具进行科研的能力。
李绮雯博士表示,人工智慧又名机器智慧,是指机器模仿人类的认知功能,做出决定、进行思考、学习和自我提升。它最早于1956年由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提出,初期发展缓慢,直到近期,研究人员借鉴深度学习等多种演算法,人工智慧才快速发展。时至今日,自动驾驶汽车不再是科幻小说概念。香港机场管理局从2019年开始,在机场的登机闸口引入面部识别技术。此外,谷歌翻译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也归功于其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改善。
除了人工智慧外,无处不在计算技术的泛在计算也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面貌。无处不在的智慧城市,又名泛在城市(u-city),被公认为一种先进的智慧城市形式,当中的所有智慧设备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连接起来。例如谷歌眼镜的可穿戴智慧设备,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提供交通资讯,还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学习社交技能。毫无疑问,人工智慧和泛在计算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两者融合有莫大裨益。事实上,人工智慧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为u-city寻求解决方案。
根据李博士的项目,她会会邀请人工智慧和泛在城市的知名学者、专家,向本地学者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计划举办的活动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发展趋势、前景及挑战、相关的研究主题和未来的研究议程,并从研究员的角度让我们洞察人工智慧和泛在城市的最新发展。第二部分侧重于人工智慧和泛在城市中的泛在计算的辅助研究工具。在第三部分,知名学者分享他们在项目中实施人工智慧的经验,包括泛在城市等。
李博士表示,受新型肺炎疫情影响,她在4月首先利用视讯会议平台Zoom,举行4场研讨会和2个学术培训班。来自6大洲至少184名参与者参加了Zoom研讨会和研究诊所,当中78人为本地学者和对本课题有兴趣的业界人士等。另有80人来自海外,20人来自中国内地,6人来自澳门。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大学全职教师。他们来自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怀俄明大学、伦敦南岸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及本地多所大学等。我们希望本次活动能促进创新研究合作。
研讨会日期、主题和讲者资料如下:
April 6 (4:00pm-7:00pm)
Seminar: “The social and eth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aker: Professor Virginia DIGNUM, Umeå University, Sweden
Semina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mart cities”
Speaker: Professor Michael BATT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April 8 (7:00pm-11:00pm)
Seminar: “Publication strategies for getting AI and smart construction published in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a 2020 perspective”
Host: Professor Miroslaw J. SKIBNIEWSKI, A. James Clark Chair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eminar: “The programmable city”
Speaker: Professor Rob KITCHIN, Maynooth University, Ireland
图中第二排右1是4月8日第二场研讨会的讲者Professor Rob Kitchin,右2是Professor Miroslaw J. SKIBNIEWS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