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开讲 13盂兰胜会派大米 潮人祭祖悼同乡

作者:陈蒨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现任香港树仁大学社会系教授暨协理学术副校长(大学研究)。)


农历七月俗称鬼节,本港的潮州人、海陆丰人和广府人会在各区的公共空间举办形式各异的宗教活动,以道教仪式进行的多称为中元庆典,以佛教形式举行的称为盂兰法会,也不乏以佛道混杂的模式出现的。这个节日源于佛经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知悉母亲死后因为生前做了恶事在地狱饱受煎熬,于是用盂兰盆盛百味五果,供养十方大德僧侣,成功让母亲脱离苦海。

 

本港最早的盂兰胜会是由移居来港的潮籍苦力发起的。苦力时有意外身亡及因病去世,于是同乡工友发起募捐,举办乡下也有的盂兰胜会,拜祭祖先,超度不幸客死异乡的乡里工友,以及在战争、交通意外、风灾和火灾中不幸遇难的人士,藉此抚平心里的哀痛与创伤。仪式结束之后还会给大众派发慈善物品, 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慈善和孝道的意义。

 

在早年的香港,盂兰节是重要的节日。随着社会的世俗化,盂兰节日渐式微。2009年潮籍人士举办的潮籍盂兰胜会因其历史渊源、节日独特性、广泛性、公众支持度,以及濒危的状况被政府认可为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得到中央政府认可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每逢农历七月,全港不同小区组织在公共空间举办的潮籍盂兰胜会超过五十场,场内临时搭建数个棚架,供奉着潮籍的神明、先人和孤魂,有经师以潮语诵经、潮剧娱神等。规模因人力、财力和小区环境而有所不同。最热闹的是派米给公众的活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会派赠药油、水桶、雨伞、衣物之类等物品。2005年,一位老妇因排队领米时发生意外死亡,随后政府规定每人只可领取一公斤大米。不少盂兰组织会把募捐到的米送给不同的慈善组织和有需要的人士,粉岭的盂兰胜会组织在2015年的时候总共派发超过18吨米给公众。

 

 

相信大家对香港的潮籍盂兰胜会了解不少,下期仁大开讲开出另一话题,跟你解说商业、法治及调解。


原载于香港文汇报 2021322